解放军的国际朋友圈将继续扩大!中伊俄海上联演消息一处表述值得关注-每日热文
【环球时报-环球网报道 记者郭媛丹】中国国防部15日率先发布消息称,3月15日至19日,中、伊、俄等国海军将在阿曼湾举行“安全纽带-2023”海上联合军事演习。这是中伊俄之间进行的第三次海上联演,有更多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。专家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中国军队的和平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和支持,更多国家愿意与中国一道共同维护海上安全,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。
消息称,此次“安全纽带-2023”海上联演是根据中国、伊朗、俄罗斯等国军队共识,由2019年、2022年先后两次举行的中伊俄海上联演发展而来,中方派出南宁号导弹驱逐舰参演,主要参加空中搜索、海上救援、海上分列式等科目演练。
(资料图)
2019年12月27日至30日,中国、俄罗斯和伊朗在阿曼湾地区首次举行海上联合演习,中国海军派导弹驱逐舰西宁舰参加,这是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伊朗与中俄首次联合演习,引起外界广泛关注。2022年,中伊俄三国海军于当年1月18日至20日位阿曼湾海域举行第二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。中方派出导弹驱逐舰乌鲁木齐舰、综合补给舰太湖舰、舰载直升机及40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参演,当时三国海军以舰艇编队联合维护航运及海上经济活动安全为课题,主要演练编队运动、舰炮射击、通信操演和反海盗等课目。
由此,可以看得出中伊俄三国海上联演已经是常态化演习。而国防部发布的消息也强调,演习有助于深化参演国海军务实合作,进一步展示共同维护海上安全、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意愿与能力,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。
尽管如此,美联社在引述中国国防部消息的报道时则刻意强调“这些国家都与美国存在不同程度的分歧”,此类别有用心的描述还包括:“此次演习定于周三至周日举行,正值中美关系因一系列问题而紧张之际”“美国和伊朗一直是对手”等。
此前的3月10日,在中方支持下,沙特阿拉伯和伊朗达成北京协议,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,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,开展各领域合作。美国《华尔街日报》11日称,中国成功斡旋标志着中东地区开启新时代。中国2月发布的《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》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内容是,中国致力于通过对话和协商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,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。
作为负责任大国,中国一直努力创造一个和平的、国际化的环境,这在“安全纽带-2023”海上联演也有所体现。
对比中国国防部此前两次发布的演习消息,可以发现三点不同。首先,最明显的一处表述是参演国变成了“中、伊、俄等国海军”以及“根据中国、伊朗、俄罗斯等国军队共识”,虽然官方消息没有给出具体细节,但表明在中伊俄三国之外还有其它国家海军参与。据熟悉情况的人士介绍,这种情形有可能是其它国家海军作为观察员国观摩演习,并没有派出兵力参演。美联社报道称,伊朗、巴基斯坦、阿曼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海岸线都位于战略要地波斯湾的河口。此外,专家分析认为,“其它国家”不排除是来自上海合作组织(上合组织)成员国。中俄均是上合组织成员国,2021年杜尚别峰会期间,上合组织正式决定接纳伊朗为正式成员。
其次,消息中首次出现了“安全纽带-2023”的演习代号,这表明“安全纽带”已发展成为系列演习,并且会作为一个品牌延续下去。综合三次演习课目不难发现,海上联演都聚焦在海上救援、反海盗等非传统课目,有利于维护航运及海上经济活动。
第三,此次演习的时间比此前两次都长,长达五天时间,表明演习内容会有所扩充。此外,从2019年迄今的三次演习,中方参演兵力均来自在亚丁湾、索马里执行护航任务的军舰,使中国海军舰艇有更多历练机会。
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专家卓华15日接受《环球时报》记者采访时也表示,从官方信息可以看出有更多的国家以不同的方式参与进来,这展示出中国海军越来越能发挥国际和平力量的作用,中伊俄联合海上演习走向常态化;其次,中国军队的和平属性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认可和支持,更多国家愿意与中国一道共同维护海上安全,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。这是由中国对外军事交流的性质决定的,中国的国际军事合作不针对第三国,也不以大国竞争作为背景想定,更不以狭隘的地缘利益为目标,而是以维护国际和平与稳定为目标,履行自己的大国国际责任。“正因如此,中国军队的国际朋友圈还会继续扩大。”
关键词: